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改装前的“辽宁舰”锈迹斑斑,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 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1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
②通过实验2,可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ZnSO4、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及有关金属,设计如下所示流程。
该回收流程中:固体A的成分是 ;含铁元素的物质(污水除外)有 (填字母序号)。
把盛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
B.甲气体比乙气体更易溶于水 |
C.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点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
已知A和B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设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当A和B按质量比为m:n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如果A和B按质量比为2m:n反应后,则溶液的PH等于7。A、B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A.HCl和Ba(OH)2 B.HCl和NaOH C.NaOH和H2SO4 D.NaCl和Ba(OH)2
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C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D |
双氧水在常温下分解缓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下列各组中的俗名和化学名称均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氢氧化钙 | B.酒精——乙醇 |
C.火碱——碳酸氢钠 | D.食盐——氯化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