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的部分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 |
| B.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月球的引力对其做负功 |
| C.若已知嫦娥三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半径、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计算出月球的密度 |
| 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经过P点时和在圆形轨道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
|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
| C.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
| D.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
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的v-t 图中由A、B表示,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B.t =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m
C.t =2s时,A质点的加速度比B质点的加速度小
D.在t =" 4s" 时A、B相遇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1kg,mB=2kg,mC="3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 物体匀速拉出,则所需要加的拉力最小值为(取g=10m/s2)( )
A.6N
B.8N
C.10N
D.12N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
|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
| C.整个过程中,E点所表示的状态是离出发点最远 |
| D.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4m |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5倍,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
|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
|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
|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