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
|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能够证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 C.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实验思路相同: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 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子代噬菌体不含35S的原因是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
|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
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
|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 |
| B.食物可能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外源性因素 |
| C.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 |
|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小于cd段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
|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
|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
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易发生惊厥。右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的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 A.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兴奋过程 |
| B.钾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 |
| C.钠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 |
| 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兴奋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