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RNA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D.检验H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H蛋白与甲型H1N1流感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下列关于对“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该有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B.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相关酶参与的是()

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
B.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干扰素
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甘蓝”
D.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目的基因

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蛙成熟的红细胞中一般不含有遗传物质
B.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遗传物质传递过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生物遗传物质均能进行自我复制和性状表达

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理论上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物质P浓度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g/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