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
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 |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 ℃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
D.装置乙的排气口是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
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群落中共存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则甲乙图种间竞争强度是( )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招潮蟹类 |
厚蟹类 |
沙蚕类 |
泥螺类 |
蛤类 |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
裸露 泥滩 |
5 |
18 |
1 |
14 |
2 |
12 |
1 |
10 |
2 |
14 |
米草 群落 |
3 |
12 |
2 |
9 |
0 |
0 |
1 |
10 |
0 |
0 |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
有关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活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 |
B.该探究主要针对小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 |
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面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生物群落 | B.种群 |
C.生态系统 | D.生物群体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