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O2含量 CO2释放量 温度 |
0.1% |
1.0% |
3.0% |
10.0% |
20.0% |
40.0% |
3℃ |
6.2 |
3.6 |
1.2 |
4.4 |
5.4 |
5.3 |
10℃ |
31.2 |
53.7 |
5.9 |
21.5 |
33.3 |
32.9 |
20℃ |
46.4 |
35.2 |
6.4 |
38.9 |
65.5 |
56.2 |
30℃ |
59.8 |
41.4 |
8.8 |
56.6 |
100.0 |
101.6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 |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实验,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乙醇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相对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小麦向阳处采得一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细胞是叶肉细胞。 |
C.将某植物的新鲜叶迅速投入一透明的装有适量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会增大 |
D.在晴朗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用两片同样大小的钻有小孔(直径为1cm左右)的锡铂纸对应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且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黄白色。 |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
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
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
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对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 |
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 |
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 |
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 |
下列关于细胞合成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
B.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 |
C.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