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③用龙胆紫染液是为了将细胞核、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
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⑤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
C.“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是对分离现象解释的主要内容之一 |
D.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 |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放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合成 |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的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化学成分也都不断更新 |
B.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 |
C.能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并不都会阻碍物质出入细胞 |
D.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