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图所示为某生物(2N=4)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乙图所示为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①甲图中AB段游离脱氧核苷酸被大量消耗
②甲图中B点所对应的纵坐标的值是2
③乙图所处时期对应于甲图曲线中的BC段
④乙图中有8条染色体
| A.①和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 A.减少、增加、增加、降低 | B.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
| C.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部分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模式图。分别在甲、乙两处提供适宜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刺激甲只有Ⅰ、Ⅱ收缩 | B.刺激乙只有Ⅲ、Ⅳ收缩 |
| C.刺激甲Ⅰ~Ⅳ都不收缩 | D.刺激乙Ⅰ~Ⅳ都收缩 |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
|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 |
|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 B.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
| C.动作电位峰值不变 |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