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有人提出基因对花色性状控制的两种假说,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假说一表明:基因   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假说二表明:基因____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
(2)现选取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为亲本进行自交:
①若假说一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             ,F1中白花的基因型有     种。
②若假说二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          ,F1中红花的基因型为       ,再取F1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则F2中出现红花的比例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生物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因为此细胞中有[ ]_____,而无_____和_______。
(2)[ ]_____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
(3)[ ]_____是合成各种酶的场所。
(4)该图中[ ]_____是动、植细胞都有而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5)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细胞膜具有_______性,从功能上看是_________膜。
(6)图中[8]示细胞质基质,它是活细胞进行_____的主要场所,为细胞代谢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和条件,为细胞器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物质及一定的周围环境。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则:

(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
(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
(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的24Na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
(3)AaBb× 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
(4)本图解说明,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

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和不含氰的。经调查研究发现,该植物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过下图生化途径产生的。并查明这两个基因D(d)、H(h)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1)现有不含氰的能稳定遗传的白花三叶草品系杂交,F1却全部是含氰(有剧毒),试推断F2表现型及其比例。
(2)有人做了如下一个实验,对F2中产氰的植物叶片提取液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结果都能在反应物中提取到氰。若对F2中不含氰的类型也进行上述实验,能否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F2的基因型,请给予一定的说明。


为了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