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中,能使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
B.种群中个体的迁出大于迁入 |
C.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表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2代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精子:R:r=3:1 |
B.卵细胞:R:r=3:1精子:R:r=3:1 |
C.卵细胞:R:r=1:1精子:R:r=1:1 |
D.卵细胞:R:r=3:1精子:R:r=1:1 |
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该动物是雄性 |
B.乙细胞表明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一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至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次分裂的分离期。
A.第一 | B.第二 | C.第三 | D.第四 |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四种 |
B.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性个体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C.控制灰身和黑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和分叉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D.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交配,可产生黑身果蝇的比例为1/4 |
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调查。
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家系成员 |
父亲 |
母亲 |
弟弟 |
外祖父 |
外祖母 |
舅舅 |
舅母 |
患病 |
√ |
√ |
√ |
||||
正常 |
√ |
√ |
√ |
√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小芳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
D.小芳的弟弟和表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