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读第①段划线句,根据上下文,请用藤野先生的口吻补充他“想说的话”,并分析为何他“竟没有说”。
藤野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学教授,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会用“伟大”去评价他,请结合整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酸碱食品与健康》,完成小题。
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 ,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阅读第②段,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为什么酸味极强的柠檬是“碱性食品”。
(1)
(2)
(3)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前后内容连贯。
第⑥段横线处应填写的一句话是: 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对你理解本文有帮助,说说这则材料对你理解本文的帮助是
什么。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阅读记叙文《幸福的香气》,完成小题。
幸福的香气
益名
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偷偷躲着喝汽水,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了吧”时,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盛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清脆的铃人每次他走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斯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候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也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责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从前,我在山间、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坐在夜市喝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们,他感受别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的富豪。蹲在寺庙门口喝2O元一斤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几百上千元一斤的昂贵的龙井茶的人。
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由于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世界的相对性,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中,都还有遭遇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请概括本文的主旨。
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谈谈你对文章划线句子的理解。
作者开头叙述自己小时候喝汽水的事,好像与本文关系不大,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你对幸福的感受是怎样的?请以“有时幸福来自于”为开头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有时幸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幸福来自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天24小时的常识,可能在未来被改变。日前,天文学家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未来一天可能变成25小时。
(一)地球自转变慢了
在大约5.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速度超过今天,但其绕太阳旋转的速度却一直很稳定。在那一时期,地球上的小时数同现在一样,但是天数比现在多出几十天。达到420天。对此,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地球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他对过去2700年数百次日食及月食资料的分析。
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l小时,而到了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天则变成了23小时。通过研究珊瑚泥灰质沉积物,珊瑚似乎起到"日历表"的作用。科学家借此计算出两个春天之间的时间跨度。
5亿年前至3亿年前,地球自转速度迅速减慢。2亿年前至今,每隔5年,地球自转减1秒钟,直到变成了现在的1天24小时。假如再过120年,每天便会长1分钟。这样算下去,在遥远的将来,地球1天的时间变为25小时就有可能了。
(二)科学家说法不一
科学家们对地球自转速度变缓的原因,各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由于涨潮产生的摩擦力,因为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大陆分布有关。5亿年前至3亿年前,那时的大陆是沿赤道的方向排列,使涨潮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地球自转减慢得较迅速;2亿年前以后,大陆按照南北方向排列,涨潮产生的摩擦力相对减小,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就自然变缓了。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据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报道,月球引力造成海洋和地球深处产生永久波,使得地球似乎成了"摇动器"。地球好比一个不断转动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若要将旋转的速度降下来,这名运动员则必须将双臂伸展开来。这同样是地球一天在遥远的将来变成25小时的原因。
(三)人类寿命受到影响
如果几亿年后的地球还适合人类居住,一天25小时的日子将会变成什么样?首先,对于爱睡懒觉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还有那些现在整天忙碌的人,也可以从多出的一小时里,安排更多的工作或休闲、娱乐。
但同时,多出1小时也有弊病。因为一天25小时,将意味着身体每天要比原来多耗掉1小时的生命。这对人类的寿命会不会有影响还有待科学的研究。请从语言上对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作用进行分析。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选文划线句子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选文第三部分的内容能否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调换?为什么?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父亲神色很①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②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C.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中加点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
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________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卖鞋的父亲
①我在一所环境很好的学校教书,这里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是很强大的,每年都有很多很有财力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自然,对于贫困的孩子而言这是一道高贵的门槛!可是,天下父母为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没有贫贱之分,所以,我们的学校里也有些借款读书的孩子,这种环境下,父母和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②那天下班后,我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影。他是一个五十上下的瘦弱中年人,正准备收摊,那是一块一丈见方的塑料油纸,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棉拖鞋。他娴熟地收起几双鞋往旁边的蛇皮袋里塞着,浑然没有发现已快走近他身边的我。当我无意间发现了他头上几缕被风弄乱的银丝时,我又一次确定了自己的感觉:我曾见过他!猛然间,他抬起头,正要问我是否要买鞋时,又迅速地低下头,似乎在躲避什么,我满心狐疑地走开了。
③第二天,我为孩子们读了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有关父爱的文章。文章写了一个孤苦的盲人为了生活,在学校门口摆摊为生。他的生意自然很清淡,可他心里高兴,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更因为他心里也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位盲姑娘,之后,他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瞳人亮如秋水的男孩!慢慢地,孩子长大了,念小学了,盲人仍在校门口摆摊,孩子在里面上课,他就在学校外面等着孩子,然后与孩子一起放学上学。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一次过马路时,他牵着孩子的手都要侧着耳朵说:“等等宝宝,让我听听,有没有车!”开始孩子还有些胆怯,后来,孩子越长越高,可以牵着爸爸的手过马路了,盲人还是坚持每天接送孩子,只是现在过马路时,他因为有了儿子的牵引,脚步变得轻盈了,脸上还带着微笑。
④文章读完之后很久,学生们都没有回过神来。我让他们发表读后感,有的孩子说,盲人也有爱!有的说,盲人的爱更伟大!还有的孩子说,不管什么样的爸爸都是伟大的!突然,我发现了一双与卖鞋人神似的眼睛,他的眼中含满了泪,激动地看着我。我突然想起来,那名瘦弱的男子原来参加过我们班的家长会,我的心里顿时有了数。
⑤课后,我把男孩叫到了办公室,微笑着对他说:“知道吗?你有一个很了不起的爸爸!”这一次,男孩又哭了,很伤心,也很快乐!
⑥放学了,当我又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时,远远地,我便看见男孩正在帮他爸爸收拾摊子上的鞋,还很开心地跟爸爸聊着什么,看得出,卖鞋的父亲今天也很快乐!
⑦我突然想起了多年之前的我和父亲,那时,父亲为了给紧张学习的我补身体,吃了两个月的咸菜,省下的钱买了香蕉、火腿和核桃送到学校。他为了顾及我的面子,站在教室后面的窗子边看了很久都没有惊动我,后来,东西还是托食堂做饭的奶奶给我的,当奶奶告诉我爸爸来看过我时,我心中的温暖难以言喻……
⑧整个晚上,我辗转不能入睡,眼前满是班里那个男孩与他父亲的影子。明天,我一定要去告诉这位卖鞋的父亲,其实,我也有一个贫苦的父亲,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还要告诉他,他的孩子很听话,很优秀,他应该很宽慰才是!我更要告诉他,他是一位非常富有的爸爸!本文描写了三个父亲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第②段中说:“他抬起头,正要问我是否要买鞋时,又迅速地低下头,似乎在躲避什么。”试结合全文,发挥想像,体会此时“他”(父亲)的心理活动。
第⑤段中“这一次,男孩又哭了,很伤心,也很快乐!”你如何理解这“伤心又快乐”的“哭了”呢?
读完此文,你感悟到什么呢?请将你的感悟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