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日本 |
印度 |
中国 |
增长率 |
2.5 |
2.1 |
2.2 |
3.1 |
5.2 |
9.8 |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3分)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读下列各图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1分)他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
(2)图二反映了秦朝的什么措施?(1分)有何积极作用?(1分)
(3)图三和图四的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2分)
问答题
(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商业战争”,正是由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维护正常的商业贸易才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4分
(2)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促进了中国的向前发展。简述洋务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5分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祖国遭受如此耻辱,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3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3)诗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4)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批准,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请回答:
(1)材料一种文件是由哪一机构通过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该文件,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二联系你所知道的中外历史知识,请你对同一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做一简单对比。
阅读材料后:(计9分)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