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科技之最: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最精 神九刻写中国精度;最深 蛟龙刷新中国深度;最小 找到乙肝病毒受体;最大 航母入列到歼—15起飞;最远 嫦娥与小行星擦肩而过;最广 中国北斗正式提供服务……
材料二:(过去5年)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1)读完材料一,你感受到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做出战略部署。请你就如何落实这一发展战略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全体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请问:我们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孟佩杰,女,20岁,山西临汾人。5岁时生父不幸车祸离世,生母便将其转送给刘芳英抚养。8岁时,养母刘芳英因椎管萎缩症手术失败而半身不遂,养父为逃避生活重担离家出走,自此,小佩杰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独自照顾刘芳英的生活起居,12年来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离家乡百公里之远的临汾学院录取,由于不放心刘芳英,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带着母亲上大学”,继续悉心照料养母。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2012年,孟佩杰被评选为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1)请联系材料,谈谈孟佩杰具有什么精神?
(2)这种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3)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品质?
有些同学认为“我们年龄还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经地义”。
(1)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有何危害?
(2)我们应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在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
小明:其他人怎么能和我比,冠军一定是我的!
小梅:来比赛的人都有自己的实力,我不能紧张,放轻松,我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的。
小平:那么多人,他们真优秀,我和他们比起来声音太小胆量也不行,我肯定取不上名次的。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他们三个人的心理活动。
(2)你认为三个人中,谁最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为什么?
一则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到:“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
(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丛飞,深圳一名普通的歌手,却资助了178名儿童,2006年因病逝世.他生前热衷于公益事业,个人捐助300万元,去世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象丛飞那样自觉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1)他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什么意识?
(2)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丛飞,维护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