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平台、新亮点。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也是保障农民权益当务之急。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三权分离”有何经济意义?
材料二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通过对乡土文化积极的全方位延承的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2)请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怎样对我国的乡土文化进行全方位延承的保护?
材料三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辖区内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城镇的落户问题。到2020年,中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和政策改革的哲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个人品德 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创新的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了消费者信心强弱,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主观感受。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当前物价水平上涨过快加重了消费顾虑倾向,不少人已开始注意形成科学的生活、消费习惯。 2011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时有起伏,因消费者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大体上是满意的,消费顾虑情绪有所减轻,尤其是对我国经济未来预期持谨慎乐观态度,信心较足。
材料二、2011年9月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温家宝总理指出“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中国将继续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怎样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
(2)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期间仍坚持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

材料一:2012年是新疆和平解放63周年,也是我们党民族政策成功实施63周年。党和国家培养和使用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族人民充分行使了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权利。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谱写了新疆繁荣富强的壮丽史诗:2012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154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全国前列。
材料二: 2011年7月18日12时许,新疆和田市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案件发生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孟建柱在会议上强调,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稳定,事关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希望新疆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民生建设,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1)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4分)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怎么样实现新疆地区的团结和繁荣?(10分)

材料一:2010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二:我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201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中共中央同时决定:成立党的文件起草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对《决定》作出325处修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党坚持上述做法的依据。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向祖国献礼 为全运喝彩”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于8月30日至10月30日在济南举行,历时60天,总演出约260场,集中展示我省近年来文化艺术工作的新成果、新人才、新风貌,并保证国庆、全运期间每天都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奉献观众。
柳子戏等17个门类;表现题材涉及古今中外,汇聚齐鲁艺术精华,集中展示山东文化艺术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就。丰富的文艺活动、众多的艺术院团将搭建起省内外以及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平台,为省城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艺术飨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本届艺术节给我们创新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