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三明市依法行政工作主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法治环境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部署,着力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升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化解矛盾纠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材料二 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是三明市委、市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诚信工程”。首批进驻“中心”的市、区(梅列区)政府部门和单位49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415项(市级28个部门、283项;区级21个部门、132项), 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由各相关部门(单位)派驻,按照“手续简、流程短、效率高、服务优”的要求,为各类经济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审批与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统一收费窗口、项目代办服务站和商务中心,设有投诉电话,评议意见箱,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三明市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三明市政府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意义。
2012年5月1日,我国新《信访条例》实施七周年。该条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违反规定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信访活动的前提必须依法有序地进行。”
请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角度分析这一规定。
“幸福感”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列入每年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政府应该( )。
A.以人为本,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 B.转变观念,淡化监管职能 |
C.执政为民,强化政府权力 | D.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中国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修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什么道理?
(2)根据清明祭奠方式的演变,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3)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
2012年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学习”49周年。全国各地掀起学雷锋热潮,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但有人认为,在新中国建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雷锋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言下之意,似乎雷锋精神只是一个过时的道德标杆。然而现实之中,那些“感动中国”的人们,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人们,那些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人们,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王伯祥、郭明义等改革开放时代涌现的模范人物,他们虽不是“雷锋”,但谁能否认他们是雷锋精神最好的继承者和阐释者。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人却说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认识。
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文化建设与生活息息相关,文化建设离不开实践。文化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文化建设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信心,又要看到其复杂性和各种困难。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