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09·江苏兴化冲刺)抗四川汶川发生8.O级地震,全国手机报在第一时间向手机用户发布了这一重大灾难事件。在震区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手机媒体配合传统媒体担当了报道灾情的重任,表现出强大的优势。抗震救灾手机报道,力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灾难中的人性美。在阅读手机报时,人们都被感动着。震救灾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体,具有世界性和永恒性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风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回答13~14题。
13.(2009·威海模拟)我国民俗节日较多,除了春节、元宵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说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C.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D.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2009·威海模拟)元宵节在西汉得到重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09·佛山教学质量检测)支撑我国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事件中的精神支柱,它又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它是指()
A.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
C.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D.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009·广东潮州模拟)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诚实守信的精神,因为这是()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形成和谐文明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