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切片的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对照组实验 |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
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
C.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
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
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
如图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下列针对这四幅图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B.图2中氧气浓度为A点时,表示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 |
C.图3中A曲线表示胃蛋白酶;B曲线表示胰蛋白酶 |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
B.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
D.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
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细胞质基质 ④ADP
A.①和③ | B.②和④ | C.①和④ | D.②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