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读书的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做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
|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
|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
|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 |
|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 B.“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
|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 D.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
|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
|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
|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
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 A.畸 (qí) 形诘 (jí) 责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
| B.胡髭(zì)犀利(xī)一绺绺(liǚ)颔 (hān) 首 |
| C.直戳(chōu)解剖(pōu)诱 (yìu) 惑摹 (mó) 画 |
| D.尴尬(gà)粲(càn) 然庶 (shù) 祖母脊 (jí) 背 |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一项是 : ( )
| A.小惠未徧(通“遍”,遍及)长跪而谢之曰(道谢) |
| B.夸父与日逐走(竞跑,赛跑)楚人怜之(可怜、怜惜) |
| C.策之不以其道(驱赶)一狼洞其中(打洞) |
| D.方七百里(指面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前往)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
|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我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
|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 |
| D.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