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秦朝统治腐朽 | B.秦朝百姓罢工 |
C.秦朝的暴政 | D.修长城费时十年 |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
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书中对秦亡的评价是“秦,虽死犹存,……。”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 B.焚书坑儒 | C.收复河套地区 | D.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