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父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宅后空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公之所历,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犯天子,谪岭南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功名望求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效力国家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用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未久,向之与公同进者,一时富贵显赫,其后裔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屈志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恩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①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诗经》中说:今年算是个开端,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之楣间揭:张贴、悬挂 |
B.孺允葺公所居堂葺:修补房屋 |
C.起官陟宪使陟:提拔,升迁 |
D.而诸孙皆秀发秀发:秀丽的头发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其孰能讥之乎 |
B.夫公之所以用心者如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C.以公所命名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D.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正直的一组是( )
①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②公以言事忤犯天子,谪岭南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④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⑤乃复以功名望求其子孙 ⑥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恩泽也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
B.友人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敢于大胆向皇上进言,不怕触怒皇上。 |
C.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之人,其子孙依然贫穷。 |
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友人的父亲的崇高人格,使得本来极为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3)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杂篇》)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2)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3)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①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②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咻:喧哗打扰。②庄岳之间:指齐国国都临淄著名的闹市和居民区。
(1)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2)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3)王谁与为善?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注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
注:“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2)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
(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