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语“心无旁骛”,是说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我们经常强调要“心无旁骛”,即要专一于自己的目标。但是也有人认为,某些时候,“心有旁骛”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譬如微波炉的发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心有旁骛”的结果:美国工程师斯宾瑟有次本来是去参观磁控电子管实验,但他发现装在自己口袋里的一块糖果融化了,于是他中断了参观,立马决定着手试验这是否为磁控电子管发出的微波产生的效应,先后用玉米粒和鸡蛋做试验,最终玉米粒变成爆米花,生鸡蛋变成熟鸡蛋,后来他又把自己发现的加热食品的新方法做了改进,从而发明了微波炉,成为不用燃料的现代化烹调灶具。
你是怎样看待“心无旁骛”和“心有旁骛”的?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议论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类社会,人情味无处不在。它使人品尝支爱和关怀,也营造了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需要人情味,人间需要人情味,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情看似让人欢喜让人忧……
对此,请你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人情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早年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齐尔格特•鲍曼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所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位成功的企业家陪父亲到高级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手在演奏。企业家若有所失地说:“如果我儿时没有放弃练琴,现在也许就在这里演奏了。”“是呀,”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里用餐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初秋的清寒。
请以“秋已重,请添衣”为话题,给自己的某一位朋友或亲人写一段寄语。要求:①明确称谓,语言得体。 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情景交融。④字数60-80字。




























































60字



















8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