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过深入观测研究,发现月球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将越来越暗.有地理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的功能,螺纹分许多隔,每隔上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每隔生长线是30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侏罗纪是18条,奥陶纪是9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地球半径为6400kin,现代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始终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轨道,由以上条件可以估算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
| A.8.4×108m | B.1.7×108m |
| C.1.7×107m | D.8.4×107m |
阿尔法磁谱仪用于探测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即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如氚核(
)的反粒子为(
)。该磁谱仪核心部分截面区域是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如图所示,P为入射窗口,各粒子从P射入速度相同,均沿直径方向,Pabcde为圆周上等分点,如反质子射入后打在e点,则氚核粒子射入将打在( )
| A.a | B.b | C.d | D.c |
如图,两根长直导线竖直插入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的M、N两小孔中,O为M、N连线中点,连线上a、b两点关于O点对称.导线均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向上的电流.已知长直导线在周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式中k是常数、I是导线中电流、r为点到导线的距离.一带正电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连线运动到b点.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②小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④小球对桌面的压力一直在增大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一根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相连,静止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当施加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小球从静止开始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相同
B.小球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C.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将小球由A的左侧一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简谐振动的周期增大
下列有关物理史和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一定有一个位置合外力为零 |
| B.简谐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
| C.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
| D.回路中磁通量为零的时刻其磁通变化率可以不为零 |
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
,物体A和卫星B、C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周期大小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