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其理由是( )
A.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
B.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
C.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重要途径 |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
2009年启动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增加了对农民养老的“财政补贴”。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的补助比例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80%,中部地区为60%,东部发达省份则逐省确定。中央财政补助的比例逐地区、逐省确定体现了()。
A.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D.矛盾具有普遍性 |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十七大之后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的用人标准。这样的用人标准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A.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 B.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 |
C.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 D.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 |
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价值选择应:
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C.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 |
D.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