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 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个人品德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3000元,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益近万元。不少村民成为股份合作社的员工,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在当地开设小饭馆、小旅店、土特产商店,有的村民还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材料二中共福建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近几年福建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福建省政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材料三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约束村民行为、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 l 4年1月,福建省文化厅主办了一场迎春文化活动,汇集了优秀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的专题书展、经典诵读、迎新春送春联书法笔会,展出的300多册乡规民约、祖训家规文献有《中国古训》、《尤溪家训通汇》、《“长汀陈山洋"禁碑》等。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3)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有人认为,搞好土地流转就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4)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对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8分)

思想政治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
2013年中国周边外交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某班同学准备课前演讲收集的材料:

7月
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首次以中国海警局名义,组织海警舰船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开展钓鱼岛海域维权执法。
9月
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已推动中国和中亚地区密切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快速繁荣,造福各国人民。
10月
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提出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推动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

(1)请根据该同学搜集的材料,帮其拟定一个演讲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包容互鉴,促进世界和平 B.与邻为伴,实现合作共赢
C.平等互信,维护公平正义
(2)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分析上述事件体现的道理。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蝴蝶、 孔雀等一些动物的翅膀,能够将阳光色散为多种单色光,产生绚丽色彩。受此启发,某通讯技术研发公司研制的电子阅读器能够在阳光下产生出与蝴蝶翅膀一样的绚丽光彩,这被人们称作干涉仪调节器显示技术。它彻底解决了传统显示屏一遇到强烈日光就“见光死”的问题。
(1)该公司发明干涉仪调节器显示技术,运用的推理方法是()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保真推理
(2)请从提高这类推理可靠性的角度,分析该公司为什么能够成功推出干涉仪调节器技术?

某校时政兴趣小组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以“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绘制以下两幅图。请你欣赏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析“一岛一带多中心”格局的正确性。
(2)根据图说,谈谈美丽厦门战略布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3)结合基层干部和群众1的看法,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为建设美丽的社区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4)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群众2和群众3的看法中选择一个进行评析。

【思想政治】
请考生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美国,奥巴马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政治制度虽然不同,但应求同存异,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
材料二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他们绝对不愿意向奥巴马妥协,这无疑增加了新总统的施政难度。为此,奥巴马在胜选讲话中指出:“美国不是一个蓝的国家,不是一个民主党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红的国家,不是一个共和党的国家,而是美国……一个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美两国政体及其运行存在哪些差异。
(2)请简要评述“美国不是一个蓝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红的国家,而是一个美国。”
B.【选修——科学思维常识】
材料上海某中学的同学逐一罗列出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笨重(50千克左右)、携带不方便等缺点,提出改进的设想,明确了主攻方向,终于发明了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的“无基板充气太阳灶”。该项发明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1)材料主要体现的思维发散技法是()
A.列举法 B.检核表法 C.信息交合法
(2)有同学认为:“如果进行发散思维,就能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请你运用发散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的环境污染治理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方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实践过程。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9月13日原则通过,同日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还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新修改的党章。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
材料二福建泉州成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保存地,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也是文化部公布的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置身历史与全球的坐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泉州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市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有31处,其中泉州南音、提线木偶等四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为推动文化建设发展,近年来,我市全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与此同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多年来,泉州连续举办了7届“海丝文化节”、4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世界闽南文化节”、7届“闽台对渡文化节”、10届“国际南音大会唱”、3届“国际木偶节”、2届“郑成功文化节”、22届南少林武术节和世界五祖拳比赛、20届元宵灯会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并说明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应如何经营和发展。
(2)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3)依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怎样发展的。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