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经国务院批准,第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零时在全国开始进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 A.五 11月11日 | B.六 12月1日 |
| C.六 11月1日 | D.五 12月25日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A.十七 | B.十一 | C.十二 | D.十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各国的认识有共同点,但也有分歧。回答问题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
| B.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
| C.经济全球化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
|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依靠科技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它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扩大了贫富差距。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当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工业 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高开放水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十二五”规划强调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继续搞好在建工程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计划再增加总投资约3000亿元。据此完成问题材料中的3000亿元是
| A.财政收入 | B.财政支出 | C.税务收入 | D.税务支出 |
国家增加财政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这一事实说明
| A.只有增加财政投资,才能促进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
|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
| 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
| D.只有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
关于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较高水平的小康 |
| B.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生活,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
| C.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城乡、地区及各阶层的差距 |
| D.总体小康只包括城市,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