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古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③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精神下,高考从未停止过改革:从1977年高校招生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到1990年第一次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使考试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从2001年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到2003年为了避免天气炎热,考期提前一个月,再到2007年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广东2008年高考改革为“先出成绩后填志愿”……高考改革体现了
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
③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为促进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2007年国家新增农村教育经费470亿元,使“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经费达到2652亿元。并明确规定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学生的寄宿生活费标准、免除教科书费等多项具体要求。国家的做法坚持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需要为转移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面对股市的风险,一些股民高唱《死了都不卖》,以示他们炒股的决心和勇气,从哲学上说他们的做法缺乏 ①辩证看问题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
③分清主次矛盾看问题的方法 ④两点论看问题的方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