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③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要改变漫画《失地农民的困惑》中出现的现象,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土地,这说明( ) 
| A.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C.正确的意识能够决定自然的进程 | D.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认识客观规律 |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
|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
|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为确保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当天气象条件良好,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多次人工作业以消除降水隐患,但仍无法完全控制天气,这是因为( )
| 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
| B.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
|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
| A.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现了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