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养是将违法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进行强制性劳动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在实践中,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国家将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表明国家  (    )
①尊重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  ②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基本民主权利
③完善立法程序,建设法治政府  ④坚持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询天气情况。这里“气象信息”()

A.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偿供人使用的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

2014年2月15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举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介绍说,《规划纲要》是由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12个部门,到全国24个省(市、区)举行调研,在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论证和协调才最终形成的。这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到指导性作用。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蕴含的哲理。

自古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岂沙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③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种“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 )
①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化目标
②大胆质疑,否定一切,克服前进过程中的障碍
③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④一分为二,权衡利弊,善于看清形势,抓住主流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结果显示,约有75%的海洋物种人类知之甚少,它们大多分布在未被深入考察的海域。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上升性
②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