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因为:                                          ;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其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1)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最近,西安交大杨建锋教授和博士生戴培赟,成功制备出多晶致密碳化硅(SiC)陶瓷材料,标志着西安交大在陶瓷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已知SiC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硅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自然美景,还可以愉悦身心的爬山活动,成为众多“驴友”中的一员。
(1)“驴友”们在爬山时经常带的食品之一是牛肉,牛肉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2)爬山时,人体会大量出汗。你建议驴友还应带上适量的(填字母)
A.糖盐水B.果汁C.巧克力
(3)晚间要使篝火燃烧的旺盛,其方法是
II.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某农民发现自己地里的庄稼叶色枯黄,并且有部分倒伏现象,你建议它应该施用下列哪一种肥料最好
A.NH4ClB.K2SO4C.KNO3D.Ca(H2PO4)2
(3)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这种试剂是(填化学式)。

下图是一同学完成的某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
(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3)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则造成的后果是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我们在抗旱救灾的同时,更应倡导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观的观点回答问题:
a)1滴水中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
b)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c)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
(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从中可以看出天津市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淘米水洗碗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使用不间断地往水边冲淋、排水的用水量为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
(3)有人对于水的下列认识: 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
②凡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一定都是纯净的水
③任何水煮沸后都可以饮用
④将3ml酒精溶于2ml水中,体积小于5ml
(4)某地区发生水灾,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缺乏洁净的生活用水问题,支援灾区的医疗队员们挨家挨户的发放固体净水剂并标明用量,其中一包是漂白精,其作用跟氯气相同为_______________。
(5)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6)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到的物质是。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7)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8)小军和同学们去野炊,受化学课所学知识的启示,他用身边的物品做了一个如图的净水器,试回答:

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的作用是,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这一过程发生 变化;此净水器能否将硬水变为软水?请说明原因;硬水在煮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基本类型是,根据以上信息推测: 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9)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可能表示水分子的是(填A、B、C、D 、E等),乙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观察A 、B 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甲、乙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极,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b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_ (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 _________ 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
F.表达与交流
(3)要验证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现象是说明a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mL。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A.B.C.D.
(4)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是,这一反应是将能转化成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高、低)。因为
(5)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不变的微粒是,生成新的微粒是。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6)关于通电分解水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有()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7)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