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 写出仪器a的名称:a ;
⑵ 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⑶ 用B、C装置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⑷ 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 ;改进后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
(2)3个氨气分子 ;
(3)4个硝酸根离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
(5)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8)氦气_________;
(9)2个镁离子________;
(10)+3价铁元素的氧化物为____________。
(7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_____(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_____ 电荷的原子核和带_____ 电荷核外电子构成。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A2B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某耐火材料是由Mg、 O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
(7分)今年湛江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实验之一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大半瓶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 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符号表达式):;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3)步骤②的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步骤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经过初中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中,是一个燃着的(填仪器名称),用它来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 火焰的焰,当实验结束需停止加热时,应用盖灭。
(2)“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和;
(3)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说出一种即可)
下面这幅卡通画形象地展现了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在此过程中,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
(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1)钠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比较容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成为_________离子。
(2)氯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比较容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成为_________离子。
(3)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