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
(1)用多用电表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档有4个倍率:分别为×1k、×100、×10、×1,该同学选择×100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补充完整下列依次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
a. 。
b.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处。
c.重新测量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测量结果是 。
(2)为了尽量准确测该电阻,要求测量时电表指针有较大偏转,测量多组数据。除被测电阻外,还备有如下实验仪器,请选择仪器.设计实验电路。
A.电压表V(量程50V,内阻约为25k) B.电流表A1(量程50mA、内电阻r1=20
)
C.电流表A2(量程100mA、内电阻约5) D.定值电阻R0(80
)
E.滑动变阻器R(0~10) F.电源:电动势E=6V,内电阻较小
G.导线、电键若干
请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画出能准确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要求在电路图上标出元件符号)。请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写出Rx的测量表达式Rx=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按如图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格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钩码数 |
1 |
2 |
3 |
4 |
LA/cm |
15.71 |
19.71 |
23.70 |
27.70 |
LB/cm |
29.96 |
35.76 |
41.55 |
47.34 |
某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L,规格“4.0 V,0.7 A”;
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1 Ω;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R2=0.2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V=9kΩ;
标准电阻R1,阻值1 Ω;
标准电阻R2,阻值3 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 Ω;
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______ Ω。
(2)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______ V。
(3)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提供器材,在图4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和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下图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电源频率为50Hz。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1)打点时小车应与纸带________(填左或右)端连接
(2)AC段小车平均速度vAC =m/s;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 = m/s。
(3)设AB.BC.CD.DE间距离分别用s1、s2、s3、s4表示,相邻两计数点间隔时间用T表示,则用s1、s2、s3、s4 和T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代入数据,求得加速度为a=m/s2.((2)(3)问的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62cm,s5=4.40cm,s6=5.18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3= m/s
(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