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向 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会看到发光体的像吗? ,眼睛靠近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 。(填“能看到”或是“不能看到”)
(4)老师针对本试验给小明提出了一点意见,老师指出用发光二极管组成“T”形虽然能研究物像的正倒关系,但左右位置是否也发生倒置却不能体现出。针对老师的建议,请你在图丁中画出你认为可以全面研究物像正倒关系的发光二极管图形。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的实像,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
(3)实验中,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够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如图甲是测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2.5 |
2.0 |
1.5 |
1.0 |
0.5 |
电流 |
0.24 |
0.22 |
0.19 |
0.16 |
0.10 |
(1)请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
(3)下表是记录部分实验数据 图乙是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该示数为 A,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大约为 Ω(结果保留2位小数).
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 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6 V且恒定。
(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一是指针位置不对;二是部分刻度模糊。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
(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 A增大到0.25 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
(3)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
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
(1)小金用弹簧秤水平向左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示数如图甲所示。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秤示数。
(2)小王在用同一装置重做小金的实验时,发现弹簧秤示数不稳定,某时刻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3)为解决上述问题,小王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丙的改进。他拉着足够长的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秤示数,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填等于、不等于)弹簧秤示数。
(4)实验后,聪明的小郑认为如果仅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不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请你举出一个不用二力平衡原理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