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2月14日中国造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降落于月球上。月球车质量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月球的吸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每个车轮与月球表面接触面积为50cm2,表面土壤非常松软,凹凸不平,有石块、有陨石坑,还有陡峭的高坡。在这种环境中,月球车既不能打滑,更不能翻车。
目前已在月球上度过了3个月,超出了设计寿命。它现在处于月夜休眠期,人们期待其接下来继续优秀的月面探险表现,同时也牵挂着它的安危。(g=10N/kg)

(1)假设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登上月球.如果你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一根直导体和导线若干,想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下列方案中合理的是(    )
A.直接将电流表置于月球表面附近,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B. 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接起来,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某一方向运动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附近无磁场
C.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某一方向运动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D. 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各个方向运动时,若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有时不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附近有磁场
(2)月球车的动力装置一般选用电动机而不是内燃机,请你说说为什么?
(3)某中学的几个航天迷设计了一个月球车的模型,其中电路部分选用12 V的蓄电池作电源,额定电压均为6 V的电动机和灯泡分别用作动力装置和照明光源.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请你说出其电路设计中不科学的地方.(要求说出两点)
(4)如图所示,当月球平稳地行走在月球上时,求月球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5)报道,我国某科研单位研究制的太阳能月球车(研制过程的样品),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S=4m2,太阳晴朗且接收板对着太阳时,每平方米面积上能接收到太阳的功率为P0=1kW,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为U=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8A.那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大?
(6)如果上述月球车中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75%,且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所获得的牵引力是180N,则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大?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请在甲乙两图中代表光线的直线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2)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______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甲正确,乙不正确 D.乙正确,甲不正确
(3)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____
A.画图是否认真
B.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C.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100km,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卫星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无大气.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4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14天后,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20℃,黑夜时低至-180℃.“嫦娥三号”在登录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采用边降落边用发动机反推,以减缓降落速度.在大约距离月球15千米时,反推发动机就要点火工作,到离月球100米时,卫星将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此时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员的控制.因卫星上携带的着陆器具有很高智能,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下去,并在离月球表面4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卫星呈自由落体降落,确保软着陆成功.安全降落以后,嫦娥三号将打开太阳能电池板接收能量,携带的仪器经过测试、调试后开始工作.随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

(1)当“嫦娥二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 (变大/变小/不变).
(2)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100米处空中,利用的是卫星具有惯性
B.“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将由于摩擦而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C.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势能更大
D.“嫦娥三号”登月时打开降落伞可以辅助减速

(3)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质量为1200kg,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4m时,重力对它做的功为 J(g取10N/kg).
(4)月球车工作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它在月球上要耐受300℃的温度差.对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的成因,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解释:(说出一点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 间的温度差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3)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4)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

阅读下列有关声速与气温的小短文,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气温影响地面附近空气,气温高,地面空气变得稀薄,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附近传播速度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是由于钟______产生的,客船里的乘客听到的钟声是通过______而传来的,主要是利用______来区分出是钟声的.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 ,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
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①
(2)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 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 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