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新型的农业体制”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B.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C.“创造”是指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
| D.率先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
图片是历史恒久的记忆,歌曲能反映时代特征。下列歌词对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
| A.“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
|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
| 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
王鹏同学设计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一幕:抗战结束后,从延安飞来的专机抵达机场,整个山城沸腾了,人民感到充满了和平的希望,争相奔走相告。与这部历史剧有关的事件是:( )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B.重庆谈判 |
| C.国共两党二度合作 | D.西安事变 |
有一段参观留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段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掌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段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据你判断,这段留言应该在:( )
|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
|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 C.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 |
|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下面有关七七事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爆发于1937年7月7日 |
| B.局部性的抗战由此爆发 |
| C.是日军蓄意挑衅制造的 |
|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某年的北京街道上,一群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标语,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游行、集会。这是哪一事件的场景?( )
| A.公车上书 | B.五四运动 | C.九一八事变 | D.卢沟桥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