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洲走向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说出二战后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
A.推行了土地改革 | B.中共八大的召开 |
C.实施了“一五”计划 |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
下图所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标志 |
C.遵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见证 |
D.北京成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象征 |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刘邓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与上述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 B.抗日战争 | C.解放战争 | D.抗美援朝 |
如果老师请你出一期板报,主题定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你会选择下列哪一事件作为素材( )
A.南昌起义 | B.“九一八”事变 |
C.西安事变 | D.重庆谈判 |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五四运动 | B.中国共产党成立 |
C.西安事变 | D.重庆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