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企鹅多居住在 洲。(填字母)
(2)黑色人种的故乡在 洲。(填字母)
(3)阿尔卑斯山脉、埃菲尔铁塔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 洲。(填字母)
(4)①为巴拿马运河,它是C 洲和F 洲的分界线。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绿色原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下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重渡沟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材料三:沈家村位于河南省东部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较好,是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区。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小麦,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自然环境差异】
(1)河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方地区,重渡沟位于沈家村的___________方向。
(2)读图可知,河南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东部沈家村海拔在____________米以下,地势低平,以种植业为主;西部重渡沟地处___________,早期以砍竹挖矿为生。
【重渡沟:生态环境变化】
(3)早期重渡沟村民砍竹挖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易引发___________(写出一种地质灾害)等。
(4)1999年起,重渡沟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改善了___________,增加了经济收入。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5)从地形、土壤其中一方面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沈家村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主要是依靠_________(选填“推广农业机械”或“培育优良品种”)。
【家乡:乡村振兴】
(7)重渡沟和沈家村都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你认为对凉山州乡村振兴更具借鉴意义的村落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由于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材料二: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以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精神象征。
材料三:图1为秦岭—淮河一线示意图,图2为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示意图。
【秦岭的意义】
(1)地形: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部的地形区①为___________。
(2)气候: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___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与___________带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河流:秦岭是长江流域和___________流域的分水岭。
(4)农业生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___方的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秦岭站的意义】
(5)南极考察的意义: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大量的固体___________资源,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___________”。
(6)秦岭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科考布局的空白,秦岭站是中国面向②______洋扇区的第一座南极考察站。
(7)秦岭站选择在2024年2月7日开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生态环境】
(8)前往南极旅游的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所有携带和穿着的物品必须进行真空除菌、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必须与企鹅保持距离,不可主动靠近其5米的范围;严禁踏足有苔藓覆盖的土地等。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保护___________。除此以外,你认为游客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进入21世纪,中国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马达加斯加长期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马达加斯加水稻种植面积广,但产量低,经过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们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耐旱、抗洪、高产的优质杂交水稻。目前马达加斯加已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
材料二:图1为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马达加斯加的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判读位置】
(1)半球位置:马达加斯加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马达加斯加东临___________洋,西隔___________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3)经纬度位置:穿过马达加斯加的特殊纬线是___________,该国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带。
【自然环境】
(4)地形:根据图1中等高线判断,马达加斯加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低;
(5)气候:根据图2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甲地是___________气候,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其降水特点是一年分___________两季;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丰富,主要是受___________(选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因素影响。
【城市及分布】
(6)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是___________,其经度大致是48°E,纬度大致为___________;马达加斯加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
【农业生产】
(7)受气候的影响,甲地的杂交水稻具有抗洪的特性,乙地的杂交水稻应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特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去年暑假,绥化市的小张同学一家体验了一次雪域高原之旅。那里奇异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图为我国的青藏地区图。
(1)青藏地区在A________高原上。该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2)图中阴影部分是_______地区,是长江、_______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3)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被称为“高原之舟”的________。
(4)中华民族一家亲。当地居民热情好客,给小张一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雪顿节是他们的重要节日。
(5)根据小张同学介绍,他们随身携带了防晒霜、防紫外线眼镜、防晒帽等物品,是因为那里日照充足,太阳辐射_______。
读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3)中线工程:目前从________水库引水,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__(选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