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和小华同学研究金属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时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小明: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跟金属球的密度有关;
小华: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跟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于是他们将半径均为5cm但密度不同的金属球甲、乙分别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水中进行实验。他们通过测出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来表示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并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且计算得出
F,实验数据分别见表一、二

(1)实验中所进行的序号为l、7实验的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选填“a”或“b”)。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或8—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所受到水的浮力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和8、3和9、4和10或5和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
(4)他们进一步提出问题:金属球在水中所受最大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为继续研究,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跟甲(或乙)   (选填“半径”、“密度”或“质量”)不同的金属球。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给你: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设计一个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与a接触,观察并记录
电流表的示数为I1
B. 将开关S与b接触,
C. 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

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明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
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选填“OP1” 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选填“大”或“小”)。

小琳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琳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电流做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陈鑫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她选用的部分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R2的阻值不同。

(1)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R1R2的连接方式是
(2)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
(3)在这个实验中,陈鑫是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B.根据小磁针偏转判断是否存在磁场
C.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4)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一调节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