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左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 ,应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F1/N |
F2/N |
F1和F2的夹角 |
合力F/N |
| 1 |
4 |
5 |
θ1 |
8.7 |
| 2 |
4 |
5 |
θ2 |
8.3 |
| 3 |
4 |
5 |
θ3 |
7.8 |
| 备注:θ1<θ2<θ3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它的前方,将蜡烛(选填“点燃”或“无需点燃”)放置它在后方. 
(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为了比较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此时光屏上(选填“会”或“不会”)呈现蜡烛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烧瓶内的水一直在沸腾着,请回答:
(1)观察烧瓶内甲温度计和烧杯内乙温度计的读数情况可以发现:
a.甲温度计的示数;
b.乙温度计的示数,(以上两空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在实验进行中,左侧烧瓶内水的量会;右侧烧杯内水的量会.(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
(4)李明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