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制的CuSO4·5H2O晶体中含有Fe2+。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 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4,可以达到除去铁离子而不损失硫酸铜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CuSO4·5H2O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H2SO4 |
| B.加入H2O2,将Fe2+氧化,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
| C.由于CuSO4的催化作用,会使部分H2O2分解而损失 |
| D.调溶液pH=4的依据是Cu(OH)2比Fe(OH)3更难溶 |
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 A.含0.01 mol KOH和0.01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
| 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
|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
| 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
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 , C-12原子的质量为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则该氯原子构成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B.1mol该氯原子的质量为aNAg |
C.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D.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
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的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
|
| ① |
酒精 |
水 |
蒸馏 |
| ② |
H2 |
CO2 |
通过盛有NaOH溶液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洗气瓶 |
| ③ |
NaNO3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 |
| ④ |
NaCl |
I2 |
加热 |
| ⑤ |
KNO3溶液 |
AgNO3 |
加入NaCl溶液,过滤 |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B.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组成。例如,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C、H、O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的有机原子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