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第2周期 | B.Y、Z均能与X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 |
C.X是ⅤA族元素 | D.氢化物的稳定性:HnZ > HnX |
0.1mol·L-1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c(H+)>c(F-) | B.c(H+)>c(HF) |
C.c(OH-)<c(HF) | D.c(HF)>c(F-) |
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 |
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变小 |
C.Ksp(AgCl)>Ksp(AgI) ,由此可以判断AgCl(s) + I-(aq)=AgI(s)+ Cl-(aq)能够发生 |
D.Ka(HCN)<Ka(CH3COOH)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
在100℃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2 L密闭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的物质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n(NO2)(mol) |
0.40 |
n1 |
0.26 |
n3 |
n4 |
n(N2O4)(mol) |
0.00 |
0.05 |
n2 |
0.08 |
0.0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20 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01 mol·L-1·s-1
B.80 s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60 s时颜色相同,比40 s时的颜色深
C.80 s时向容器内加0.32 mol He,同时将容器扩大为4 L,则平衡不移动
D.若起始投料为0.20 mol N2O4,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则各组分的含量与原平衡相同
在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 min后达到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ca(A)·c(B)=c(C)·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没有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
A.60% B.40% C.24%D.4%
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 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