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一种连接蛋白质中两条肽链的化学键(—SH+—SH→—S—S—+2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氧原子 |
B.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 |
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羧基 |
D.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n-4个氢原子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
B.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
D.在稳态调节过程中,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的靶器官、靶细胞 |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 |
B.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
B.膜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C.S点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
D.S点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由Na+大量内流引起 |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
A.发热和寒颤 |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
C.寒颤和出汗减少 |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
下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的过程,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突触的形成有助于兴奋的传递 |
B.从图中可看出,c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引起其兴奋 |
C.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原因是细胞膜在受到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 |
D.b处的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经过突触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