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题目。(7分)
念奴娇 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 ①石头城:位于金陵城西,素为古代文人墨客登临赋咏的名胜之地。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程垓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词中“雁”、“蛩声”“月”这三个意象,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淹留”:羁留;逗留。“不萦”:不系住。萦:系。
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妙在何处?从篇章和主旨的角度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写了哪些秋景?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许浑刘长卿
劳歌一曲解行舟,猿啼客散暮江头,
红叶青山水急流。人自伤心水自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同作逐臣君更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2分)
答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4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词中所用“孤雁”、“寒日”,其妙处何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说下阕最后三句的人意,并指出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竹枝词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
(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