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SO2有漂白性 |
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
B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
将浓硫酸滴到用水润湿的蔗糖中,蔗糖变黑色海绵状 |
C |
在一定条件下铁与水可以发生反应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 |
D |
盐类水解都是吸热反应 |
向0.1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红色加深。 |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水![]() |
B.碘酒、冰、盐酸、烧碱、食盐 |
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硫酸铜 |
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石、氯化铜 |
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 |
C.50ml 1mol/L NaCl溶液 | D.25ml 0.5mol/L HCl溶液 |
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卤素离子,往甲中加淀粉和氯水,则溶液变为蓝色,再往丙中加淀粉和氯水,无明显现象。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I-、Cl- | B.Cl-、I-、Br- |
C.I-、Br-、Cl- | D.Br-、Cl-、I- |
下列微粒中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A.Cl- | B.Cl | C.H+ | D.H2O |
当周围空间不慎有大量氯气溢出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A.NaOH | B.KI | C.NH3?H2O | D.Na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