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9.2 g NO2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为0.2NA |
|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0.3NA |
| C.2 g D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数目均为NA |
| 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水中或NaOH溶液中,转移电子数目均为0.1NA |
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
|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
| 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
|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 A.920 kJ | B.557 kJ |
| C.436 kJ | D.188 kJ |
已知: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
|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
|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
| D.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13.2 ℃<13.2 ℃Sn(s,白) ΔH3=+2.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H1>ΔH2 |
|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
|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①4P(白磷,s)+5O2(g)===2P2O5(s) ΔH=-a kJ/mol
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
| A.a<b | B.a=b |
| C.a>b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