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核电厂爆炸,核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C.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溴水和Fe(OH)3胶体 |
B.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以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
C.H2还原CuO实验中,当固体变红,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儿H2 |
D.测溶液的PH值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溶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因为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所以钾可以在NaCl溶液中置换出钠 |
B.因为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Cl2是酸 |
C.因为过氧化钙与过氧化钠的性质相似,所以过氧化钙也可以跟水反应能放出氧气 |
D.因为常温下铁和铝遇浓硫酸都能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通常情况下铁和铝都不需要采取特别的防腐措施 |
X、Y、Z、Q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1所示。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与Q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比Z弱 |
C.14X和![]() |
D.Q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能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
B.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苯乙烯、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均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OH- = Al(OH)3↓ |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 + SO2 + H2O ="CaSO3↓+" 2HClO |
D.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SO42-+Ba2++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