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
细胞中既具有双层膜结构,又能让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的膜结构是()
A.线粒体膜 | B.内质网膜 | C.核膜 | D.细胞膜 |
下图表示20 ℃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1+S3可表示玉米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
B.S2+S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
C.若植株缺Mg,则B点右移,D点右移 |
D.S2-S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 |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的速率相同 |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 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C5的含量将增加
某人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曲线。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 |
B.阴影部分表示5~35 ℃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