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合理的是()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 |
B.ATP的水解产物不存在高能磷酸键 |
C.若细胞内Na+浓度略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
D.将荧火虫的尾部发光器割下研成粉磨,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ATP溶液,置于暗处,可观察到有荧光出现,这说明ATP是发光器发光的![]() |
用含有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CO2+H2O→(CH2O)+O2 | B.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
C.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 D.[H]+O![]() |
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赵以军教授等人从武汉东湖分离得到我国第一株噬藻体,噬藻体是以蓝藻为宿主的病毒。下列有关噬藻体与蓝藻说法正确的是()
A.噬藻体可以利用蓝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来满足自身能量的需求。 |
B.蓝藻是单细胞生物,只能水生。 |
C.对于蓝藻来说,噬藻体是抗原。 |
D.对噬藻体的研究,可能是用来解决水华问题。 |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
B.香蕉在低氧、干燥、零度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
D.等量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发酵。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两者释放的 CO2与消耗的0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
2011年,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
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