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荒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逐渐生长了多种草,这一过程可称为(   )

A.群落的演替 B.群落的物质循环
C.群落的抵抗 D.群落的能量流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证明R型细菌具有让S型细菌复活的能力
B.艾弗里的试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都一样: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他们的作用
C.“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含32P和31P的各占一半
D.“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有力的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差异体现在④时期
B.④时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套染色体一般是不相同的
C.③时期可能出现交叉互换,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D.高等动物在不同时刻产生的配子,其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是相同的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岩体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B.在于废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一样,上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880种动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健康人体因病菌感染也可能出现炎症,并常伴随发热现象,一段时间后,体温可以恢复正常,炎症消失。与此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到侵入人体的病菌,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人体产热增加
B.发热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杀灭病菌,从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抗体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发热炎症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应归功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下表甲为人体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的对比。图乙为细胞的分裂、分化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图表甲:

细胞种类
小肠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分布于内脏器官)
心肌细胞
神经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寿命
1-2d
很长
很长
很长
5~7d
100d~300d
能否分裂


不能
绝大多数不能
不能
不能



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之间并无对应关系,寿命短的细胞也可能不分裂
B.经过了图乙a过程的细胞,相对表面积变大,物质交换效率更高
C.小肠上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能完成图乙中的a~c过程
D.蛙的红细胞进行ab过程时,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也无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