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雄性果蝇表现型正常,但其细胞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甲图所示。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联会如图乙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所示变异为交叉互换 |
| B.观察异常染色体形态应选择普通体细胞 |
| C.若不考虑其它染色体,理论上该果蝇能产生6种精子 |
| D.该雄性果蝇与正常雌果蝇交配不能生育染色体正常的后代 |
基因型为BbTt(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bT的卵细胞,则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 A.bT、Bt、Bt | B.BT、Bt、bt | C.bT、bt、Bt | D.bt、BT、bt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
|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
|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
|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A.eeFFHH | B.Eeffhh | C.eeFFhh | D.eeffhh |
.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 隐性性状 |
残翅 |
黑身 |
紫红眼 |
|
| 相应染色体 |
Ⅱ、Ⅲ |
Ⅱ |
Ⅱ |
Ⅲ |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②×④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结果误差 |
| B.两个桶中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 |
| C.玻璃球数量少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
| D.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