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关以洋葱(2n=16)为材料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染色,观察到的细胞核是绿色的 |
B.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里的洋葱根尖某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已死亡 |
C.利用根尖为材料,可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中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
D.利用根尖为材料,可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16个DNA |
右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相对于①的移动方向是右→左 |
B.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 |
C.合成①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合成②的场所在细胞质 |
D.①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导致合成一条多肽链的时间变短 |
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紫粒玉米品系Y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紫粒是显性性状 | B.黄粒是显性性状 |
C.品系X是杂种 | D.品系Y是纯种 |
如图所示实验,能模拟SARS病毒的逆转录过程的是: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
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 |
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