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步①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孤吟少俦侣,发兴②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激发意兴。
1.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4分)
2.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调研试题二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惜 花
(唐 ) 于鹄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
1.全诗的诗眼是“惜”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联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1.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甲午江行
(宋)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3.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