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一、二两句从什么角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主题?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第三句“寂寞小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请具体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扬子岸
鲍溶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注]鲍溶,初为隐士,后客居他乡。
(1)这首诗的颔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很巧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来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2)本诗二、三两联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平中见奇"是诗人创设诗境的高妙处,请结合诗歌前两句,赏析这一妙处的体现。
答:
(2)运用拟人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以灵性,往往能够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简析诗歌这一手法的运用。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①词中所说的“心事”指什么?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②这首词上下两阕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